孩子不上学不回家,甚至是离家出走,他们如何看待?如何扭转?这些问题,父母需要了解,甚至要接受心理咨询,这是许多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近期,李锋教育老师向我们发来贺电联系,想听听学员们对孩子们的咨询反馈。
案例1
孩子不上学、休学、辍学在家每天都是黑白颠倒的在玩游戏,完全不学习,怎样让孩子顺利重返学校爱上学习呢?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提升沟通技巧来引导孩子;
第二步、纠正孩子的作息,运动,饮食,同时合理使用网络的界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消除面对学习等焦虑情绪,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重返学校;
第四步、让孩子开始看书或上补习班,提前适应学校的学习状态;
第五步、和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请求老师帮助引导孩子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等;
第六步、孩子重返学校后,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等。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让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电子书
不思进取
根据李锋老师介绍,学生最初出现厌学的情绪,多和老师作对,是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枯燥乏味,总是感觉学习很累,如果没有求知欲,学习成绩也就会下降。
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
经过调查发现,厌学情绪的发生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导致的,而是有客观原因的。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
(1)学习目标不明确
如果孩子缺乏学习的明确的目标,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估计怀疑不足,也就不能够坚持不懈的学习,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学习。
(2)学习缺乏主动性
有的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的目标,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比较差,也就更加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3)学习态度消极
学生一旦产生了厌学情绪,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老师,都应该及时进行纠正,而不是放任自流。如果孩子已经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就应该及时去寻找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家长对策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要正确的对待学习。
有的学生,一听到学习就头疼,那种“不学无术”的心情,是最差的。
要让学生正视学习的意义,认清自己的学习任务,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只有自己想学习了,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开始享受学习的乐趣,不再是为父母学习。
“厌学”的心理,家长不要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更多的是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得到老师的赏识,遇到难题会进行思考,往往都能取得好成绩。
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遭遇到不少的困难,当他们自己无法解决时,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孩子的身体出现不适,家长一定要及时地开解孩子的身体不适,不能总让孩子呆在家里。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1、给孩子制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目标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制定一个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给孩子带来快乐,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慢慢的转移。
2、不要过多地责备孩子
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看看孩子是在学习,还是在走神,还是在做不该做的事情。如果是学习兴趣下降,那么就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是压力过大,长期焦虑的情绪,导致孩子出现考试焦虑症。
3、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避免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尊重自己的,这样孩子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主动和家长沟通交流,就会主动与家长沟通。
其实在孩子出现考试焦虑症之前,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因为家长的关心和关心,让孩子能够放松下来,才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摆脱考前焦虑症的困扰。
如何做:家长在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的时候,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有信心可以从容的面对考试。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鼓励孩子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让孩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帮孩子不断的实现自我实现。
4、家长要和孩子共同面对高考前的焦虑
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难免会有一些焦虑,如果父母表现出来的很着急,或者担心很焦虑,孩子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心理上难以安定。如果父母能够在身边陪伴孩子,孩子内心的焦虑情绪就会降低,压力激素也会相应的降低,孩子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