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_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中文_真实处破疼哭在线播放

心理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

常见的强迫症可以分为两种: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可以分为这几种:

攻击型强迫症(aggressive obsessions):自己害怕会伤害他人,特别苦恼和痛苦。

穷思竭虑强迫症:因为反复思考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而痛苦(比如1+1为什么等于2这样的问题),或者因为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烦恼(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污染性强迫想法(contamination obsessions):因害怕接触脏东西而反复思考是否会感染病毒。

和性相关的强迫想法(sexual obsessions):比如因为思考一些污秽和下流的东西而烦恼。

常见强迫行为可以分为:

清洁行为(cleaning/washing compulsions):这类强迫症会反复洗手或洗澡,而且就算洗干净也不行,最夸张的可以洗手或洗澡把自己的皮洗掉一层。

检查行为(checking compulsions):比如一个人出门之后总是担心自己没关门,甚至有时候已经离家走了很远,但耐不住纠结的痛苦又返回去检查,并且重复多次。

正常强迫和病理性强迫的区别

上述我介绍的几类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这里有人就会提出疑问,是不是自己患上了强迫症?

其实正常担心和强迫症的区别就在于【频率】和【痛苦程度】。

如果你也有一些强迫冲动和思维,但并没有因此而严重影响生活,并且只要重复个别次数就好,那么你可能并不是强迫症,而仅仅只是一些强迫冲动而已。

倘若就像我刚刚列举的例子,一个人洗手洗脱皮,甚至离家很久还要返回来检查是否关门并且持续多次,这个可能就是强迫症了。

为何会产生强迫症?

2015年,BBC纪录片《强迫症:心魔》展示了当下强迫症的部分研究成果。强迫性神经症与大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密切相关,该部位的功能类似于计算机服务器和滤网——它负责接收不同脑区的信息并作出反馈,以协助筛选人们矛盾的想法和行为。

一个被轻视的心理问题,正影响着无数人的幸福生活

BBC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强迫症的本质是侵入式的、不愉快的想法、感受、行为,一个人想努力摆脱它们,可是却发现,越努力,这些想法、感受和行为就越强烈,痛苦也就越强烈。于是就形成了强迫思维(obsessions)。

最近研究发现遗传也会导致人产生强迫,有数据统计表示在患者的直系血亲中,父母约有5%-7%的人同患该疾病,作为一种遗传特征的红细胞(ABO)血型,研究发现,强迫症有较高的A型发生率与较低的O型发生率。

作为心理学来看,有强迫的人多数是完美主义,并且早年有过心理创伤,强迫的本质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是为了防御焦虑。

但错误的运用这样的强迫来缓解焦虑只是低级的防御,成人之后不仅不能帮助自己解决焦虑,反而会制造更多问题。

如何缓解强迫症?

虽然强迫症非常痛苦,但并非无解。

治疗强迫症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需要患者询问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而且需要足量足疗程。

心理治疗最著名的就是森田疗法,因为当事人森田正马本身就有过类似问题,他总是会出现一些奇怪念头,甚至总是觉得自己生病可是去医院也检查不出来。

后来一次上大学期间父母忘了给他寄钱,他认为父母也不管自己了,就没日没夜学习也不吃药。过了一段日子后他发现自己的很多“病症”竟然减少和消失了,而且学习也提高了。

就此他开始钻研精神科学,创立了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心理疗法——森田疗法。

这个方法就是告诫强迫症要学会尊重现实,不要过度抗拒症状,只有顺其自然的接纳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可怕的症状一点点就会消失。

森田疗法也让好多强迫症患者走出了心魔,尤其适合东方人。

另外西方也有研究强迫症的方法,比如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Exposure and Ritual Prevention Therapy), 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焦虑障碍与治疗中心 Edna Foa 教授发展。

2000 年 Franklin、Abramowitz、Kozak、Lwvitt、Foa 等人对 376 个被试追踪调查 29 个月,发现 76% 的病人保持了显著的疗效。

关于解决强迫症的问题我还想说一点,很多人觉得强迫症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轻,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强迫症会带给人很多扭曲的行为习惯,这些一旦长时间不解决可能会让人的性格和对待事物的看法产生扭曲,所以,勇敢迈出第一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慢慢都会好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午10:48
下一篇 2022年4月12日 下午10:51

相关推荐

  • 抑郁症的患者

    抑郁症的患者很多时候都伴有患者不快乐,但是通常是他们能感觉到自己不快乐,无法排解,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糟糕,而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可能的解决方式就是割腕。 大家好,我是大猫,今天想和大…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3月1日
  • 带孩子的人抑郁的概率大吗

    带孩子的人抑郁的概率大吗? 当今社会,成年人抑郁症、抑郁症的新闻越来越多,但孩子们能感受到到真切的生活压力吗? 曾有人这样说过: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2月25日
  • 孕期压力大会导致孩子抑郁吗

    孕期压力大会导致孩子抑郁吗? 孕期压力出现了,身体有很多的变化,心理也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肚子的疼痛会更频繁地出现,孩子可能会失眠,有可能会生病,有时候会想要不上学,有的孩子容易被…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4月26日
  •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孩子身体、心理、情感等方面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孩子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惑,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关注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11月27日
  •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有效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11月24日
  • 孩子容易焦虑烦躁,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容易焦虑烦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青春期和大学期间。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许多原因引起的,包括生活变化、学习压力、社交关系等等。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以下是一些…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11月3日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情商。为此,我们制定了一…

    孩子焦虑抑郁 2025年1月1日
  • 后宅熊孩子出走心理健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宅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在这个充满虚拟世界的世界里,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单调和乏味。长时间沉迷于电脑和游戏,让这些孩子们逐渐失去了与现实社交的能力,也…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10月13日
  • 孩子的自信心的重要性

    孩子的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源于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信任和肯定。孩子的自信心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孩子的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9月11日
  • 抑郁症好了可以收养孩子吗

    抑郁症好了可以收养孩子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绝望,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收养一个孩子可以给这…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6月2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