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_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中文_真实处破疼哭在线播放

微笑型抑郁症更可怕(微笑型抑郁症的表现测试30题)

微笑型抑郁症更可怕(微笑型抑郁症的表现测试30题)

视觉中国供图

表面上看,他们是众人眼中的开心果,和所有人关系良好,其实内心深处非常脆弱和低自尊,眼睛永远盯向外界对自己的期望。

—————

面对外界强颜欢笑、强抗压力、刻意掩盖自己情绪,然而内心孤独、抑郁或焦虑,却不愿向周围人倾诉,只想努力呈现出“完美”的自己……在日益加速的当代社会,总有一些年轻人习惯用微笑掩盖内心的痛苦和焦灼,殊不知,抑郁的导火索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埋下。

今年9月,发表于《柳叶刀》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为6.8%,过去12月中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仅有9.5%曾经接受过治疗。其中,“微笑型抑郁”作为特殊类型抑郁症之一,不易被察觉,危险性比普通抑郁症更高。

不同于郁郁寡欢、丧失活力的抑郁症患者,这些隐形病人每日以微笑示人,融入忙碌的人群。但在笑容的背后,他们正艰辛地跋涉于黑暗之中,作出不为人知的抗争。

微笑与眼泪的“冰火两重天”

如果不是因为睡眠问题偶然检查了精神心理科,小忆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和“抑郁症”三个字挂钩,“我每天都很乐观,生活也很积极,怎么就抑郁了?”

“医生说,抑郁症有很多表现类型,虽然我表面看上去一切正常,却属于‘微笑型抑郁症’。”小忆从小到大都很要强,但正是这一份理性、自控,让她在面对压力时,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白天,我可以对自己说我很好,便真的以为自己很好”。

“自打学会了微笑,表情和心情就再也没有关系。”在医学领域,“微笑抑郁”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类别,而是“非典型”抑郁症患者对病情的反应模式。临床心理学家Rita Labeaune将其形容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内在却承受着抑郁的症状”,如同戴着一张微笑面具。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刘竞形容,微笑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如同“冰火两重天”。表面上看是众人眼中的开心果,阳光开朗,和所有人维持好的关系,其实内心深处非常脆弱和低自尊,没有流出的眼泪在身体里“凝固成冰块”,旁人甚至自己都难以看透。

“他们对于自身情感往往呈现出忽视或压抑的状态,眼睛永远盯向外界对自己的期望。但是他自己想要什么、渴望什么,其实是完全看不到的。”刘竞指出,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很委屈,当委屈不能呈现出来,便容易到达某个濒临崩溃的临界点。

“微笑抑郁症隐匿性很强。”心理治疗师Jack Anderson强调,“微笑抑郁者比典型抑郁者的不确定性高很多,当他们微笑着感谢你的帮助,说自己有所好转的同时,可能已经在心中决定要自杀了,这才是危险之处。”

他们为何戴上微笑的面具

在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胡晶晶在朋友眼中是个向日葵般热烈的女孩:工作积极、为人仗义,在面临失业和债务的多重压力下,依旧把苦涩掩埋在心底,笑着回复别人的生日祝福。但这么一个元气满满的女孩,却选择在生日那天从天桥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对负面情绪时,为何这些年轻人选择隐藏而非发泄?刘竞说,曾有一名确诊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因为自杀未遂,有严重自杀风险,来接受心理治疗。接诊时患者面带微笑,态度谦和,坐下后身体前倾,他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您看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全力配合。”

在后续治疗的过程中,刘竞发现,这位病人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别人开心我就开心”。跟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往往会先揣测“别人期待我做什么”,再以那样的方式去表达和呈现自己。“和别人有非常好的互动,是大家眼里的开心果,但实际上,他的内心非常痛苦,因为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他内心里有无数个“应该”,比如:我应该待人和气、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应该永远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哭……诸如此类的想法,往往源于这类患者的低自尊。

为何会如此?刘竞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小时候在父母或重要他人的养育和照顾之中,他没有被好好地爱过,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过。“他们可能在情感上被忽视,内心逐渐产生更多自我的否认,他们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在行为模式上就会非常努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比别人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他人的积极关注。当他们努力在外界维护自己强有力的形象,弱的那一面便会极力被压抑、被否认,无法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当他们总是呈现“强大”的状态时,周围人会误以为他们的确有力量,可以处理好一切,不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刘竞表示,长此以往,他们更容易感受到被忽视,更加委屈和无助,觉得确实没有人真正在意自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情绪表达相对内敛,会希望迎合他人的期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人们关注的未必是当下生活与自我感受,而是别人的期望。”

除了自身对情绪的忽视,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述情障碍”。有人由于童年期的不良经历,缺乏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识别,无法具体、清晰地表达情绪。“这或许与早期的经历有关,比如父母从来没有看见孩子的情绪,也没有给他们表达情绪的机会,或者父母也很隐忍,从不表达自己的情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曾指出,阻断求助渠道后,人会变得很脆弱,产生心理危机的风险也会增大。当真实情绪的表达变得艰难,职场压力、关系困境等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寻找情绪的出口

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很多年轻人出于工作、礼节,或者责任、尊严的需要,用表面的微笑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殊不知,这一看似“强大”的方式,在无形之中给心套上了一层枷锁,逐渐演化为情绪的抑郁。

如何寻找出口?针对微笑型抑郁的患者,刘竞建议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如果条件尚不足,可以尝试自助,增加内在的自我探索,尝试做正念和自我关怀练习。

在结束一天匆忙的工作之后,留出片刻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全身心地和自己独处,问问自己:嗨,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开心吗?留意情绪的波动,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时候感到沮丧、难过或者愤怒。

“比如,领导批评你了,他可能会在某件事情上否定你,那你如何看待自己呢?当别人否定你时,你认同他们的否定吗?还是内心有对自己相对稳定的评价?这时候,不进行过多的自我指责,而应该用善意的目光看待自己,把自我批评、自我苛责转化为自我关怀。”

除此之外,周围人的关心和识别十分重要。刘竞表示,微笑抑郁的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如同被铁链捆住。如何撕下自己微笑的面纱、呈现真实的样子并主动寻求帮助,对他们而言更需要勇气。

因此,“当发现周围朋友状态不对,可以试着通过自己的负面体验,帮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表达一些负面情绪并不是羞耻的。”刘竞说。

当我们强颜欢笑,展现出很Social的微笑时,要注意觉察自己笑脸背后还有什么样的情绪。“对于微笑型抑郁的患者而言,笑容背后,深层次的情绪可能是悲伤、无力,甚至迷茫或绝望。”刘竞指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看见和认可,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能否真正看见自己。

“自我关怀像是一束光,随时照到内心深处,让你看到自己。”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午2:43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下午3:33

相关推荐

  • 家长素质低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素质低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素质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言传身教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家长的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11月4日
  • 抑郁症的人打孩子

    抑郁症的人打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抑郁症会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公布了调查结果:在抑郁症患者中,75%的孩子存在明显的抑郁症状。抑郁症不仅是由心…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4月24日
  •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家长需要了解这些!大部分人很难将孩子与抑郁症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但事实是,有些孩子不仅仅是忧郁那么简单,他们得的是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绪低…

    孩子焦虑抑郁 2022年2月21日
  • 对抑郁症孩子太关注好吗

    对抑郁症孩子太关注好吗? 近年来,抑郁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许多父母和监护人认为,对他们的孩子过于关注和照顾会导致他们更加抑郁,但实际上过度关注和照顾也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6月24日
  • 父母经常打架孩子会抑郁吗

    父母经常打架,孩子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经常打架可能会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尽管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但它们提醒我们,父母打架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7月9日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家长们发表一些看法,呼吁大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六个步骤》…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8月31日
  • 家长不知道孩子抑郁怎么办

    家长不知道孩子抑郁怎么办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孩子表现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不愿意活动等症状,家长可能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正在经历抑郁。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抑郁问题,并…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6月18日
  • 如何抑郁症_

    如何抑郁症? 情绪低落、不开心、无精打采、精力下降、没精打采、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感觉思维能力减退、睡眠减少,失眠、食欲下降,做事犹豫不决、不敢尝试,回避…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2月18日
  • 抑郁症食物

    抑郁症食物 与SSRI相比,对大脑生物有益的食物,诸如鱼类、糖、脂肪等,通常被列为“天然食物”。 研究显示,抑郁症的饮食偏好是区分特定食物 和含有酪氨酸的食物,如果吃鱼、蛋、肉类、…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2月10日
  • 改善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

    改善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社交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因此,了解如何改善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焦虑抑郁 2023年8月11日